这下惨了!小米汽车遭首次大危机宁德时代火上浇油 电车集体沉默
来源:扑克王客服窗口 发布时间:2025-04-07 20:35:18详情介绍
这两天小米陷入了成立以来的最大品牌危机,因为汽车高速碰撞爆燃,带走了三个年轻生命的这件事,导致小米股价大跌两天,市值蒸发了1200多亿港元。
雷军第一时间站出来表示:“小米不会回避,会积极努力配合警方的调查。”对此,很多网友便将视线转移到了宁德时代,毕竟宁德时代是小米最大的电池合作商,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宁德时代竟先一步澄清回应表示:“这不是我的电池。”
根据小米官方文字描述的时间上来看,这起事故发生在3月29日晚上22点44分,地点,安徽高速一个接道施工路段。
事故发生之后,一位自称遇难者的家属利用互联网爆料称,在发生意外事故之后,小米汽车迅速起火,然而车门却在此时自动锁死,使得三名女孩没办法打开车门逃生最终命丧火海。
消息一出,小米汽车立即便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要知道,事故发生前十日,雷军刚发布视频,宣称小米汽车电池涂层有“坦克装甲级防护”,但谁曾想还没过几天便发生这次的悲剧。
而在事故发生后,网络上便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网上的朋友表示该事故是人的问题,而另一部分网友则表示该事故是车的问题。
从法律上来讲,人是第一责任人,我国在2022年3月份便已经实施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
此标准将自动化驾驶分成了6个等级,可如今市面上出现了所有智能驾驶汽车,无论是视觉还是激光雷达,这都属于L2等级。
按照这个规定来讲,在使用智驾时驾驶员需要全程监督,如果监督了那么事故还会发生吗?如果监督了那撞上去还会失火吗?
而关于电动汽车发生事故后电池该不该着火这件事其实国家也有相关规定,并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电池不燃烧,第二种是电池立即燃烧,而第三种则是电池当时没燃烧,但是过了5分钟之后开始燃烧。但目前实行的标示是第三种,电池5分钟之后燃烧,那么电池便符合国家标准。
而在2024年,我国起草了一份新标准,其中明确说,电池不许燃烧,但这份标准要到2026年才能执行。
对于小米汽车而言,其自身最大亮点除了酷炫的外观外,最有必要注意一下的便是电池倒置技术了。
电芯倒置技术,即将电池电芯反向安装,使正极朝下、负极朝上,且倒置泄压阀。如此一来,在事故发生时,便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乘员舱安全。
而早在小米汽车的开始宣发的时候,雷军便表示用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电池,在这些种种的加持下,也算是打消了那些喜欢电车人的顾虑了。
然而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宁德时代便发声表示小米“SU7”用的不是他们家的电芯,这种极力摆脱嫌疑并在热度上再“捅”雷军一刀的行为也遭到了网友的质疑。
但就现实而言,如果小米汽车用的是宁德时代的电池的话,先一步去澄清也是一个企业最为正确的做法,毕竟谁也不想牵扯其中,谁也不愿背这口黑锅。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若遭受严重撞击,电芯变形挤压易使车辆起火。尤其是锂电池,燃烧时内部反应剧烈,电解液产热且分解释放氧气,有爆炸风险。
因此,这件事故本身并不在于小米汽车用的是哪一家的电池,其中的关键还是“智驾”二字。
小米曾表明了自己的智能驾驶能从停车位开到停车场,华为的余承东甚至说过“打着瞌睡开智驾”,如今许多电车车车企给人的感觉都是智驾“无所不能”。
而这次遇难者的母亲也曾不顾母亲劝阻,认定智驾是安全的,但现实却是,如今国内的智驾都只是一个辅助驾驶功能,全程离不开驾驶员的操作。
可是如今的车企们都将“智驾”当成卖点,强调“智能”胜过强调“辅助”,而发布会上秀的也都是智驾的“上限”,却从来不会给你说它的“下限”。
这件事的发生也在警醒车企,不能再向此前“吹牛”般的去夸大宣传,而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大管理力度。
对于智驾的各种宣传,如果不出事故,各类车企百花齐放,但如果出了事,那便是我们消费者买单。
汽车和手机不同,它是关乎人类生命安全的交通工具,因此不能夸大宣传、过分宣传,实事求是做好产品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该做的事。
如今,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特斯拉也直接将智能驾驶改名字,最后被更改为“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过分相信“智驾”,毕竟生命只有一次,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为好!